6月12日,在美丽的南大港湿地,成群的白琵鹭栖息觅食。宋文峰摄
夏日的南大港湿地,芦苇随风摇曳,东方白鹳在浅滩嬉戏,黑翅长腿鹬在芦苇间时隐时现,和谐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すぷ鳎⒔∪乇;ば薷粗贫龋涌焓乇;び胄薷唇蹋涫凳胤旨斗掷啾;す芾恚中亮潦澜缱匀灰挪孛?/p>
近日,《沧州市湿地?;す婊?023—2030年)》正式获得批复,为沧州市建立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撑。以此为契机,沧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湿地生态功能、?;な厣锒嘌晕勘?,大力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推动湿地保护和修复逐步走向深入。
构建湿地?;こばЩ?/strong>
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白色精灵”东方白鹳、戏水的黑天鹅……6月11日,在南大港湿地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监控室,监控画面中显示着光临湿地的众多鸟儿,画面中每只鸟的头顶上方还标注着鸟名等信息。
“我们安装了3套声纹收集设备,能收录鸟的叫声,通过和系统内1569种鸟叫自动比对,判定鸟类品种?!蹦洗蟾凼睾湍窭嘧匀槐;で芾泶Ω敝魅瓮趿⒕担腔拱沧傲硕喔龈咔迳阆裢罚扇斯ぶ悄茏远榷苑晒嗫靥酵返哪窭嗍亢推分?。
2021年,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搭建了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通过14处人工智能监测设备构建起的智能监控网络,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此外,平台还可以按时间段自动生成“声音监测数量及物种统计表”和“物种监测热力图”。除了野生鸟类调查,还可协助进行气象、水温以及湿地气象、水文等实时监测,以便及时掌握鸟类品种、数量、分布以及湿地气象等相关信息。
沧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与湿地资源管理科科长杨俊杰介绍,沧州市湿地类型多样。在全省12个湿地类型中,沧州湿地包含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沼泽地、河流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和浅海水域8个湿地类型,总面积达153879.41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21.17%。
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把湿地资源?;す芾砟扇肓殖ぶ瓶己耍敌惺乇;つ勘暝鹑沃啤⑹孛婊芰抗芸睾陀猛竟芸?。目前,沧州市已初步建立集生态保护红线、自然?;さ睾推渌;ば问接谝惶宓氖胤掷啾;ぬ逑?,列入保护体系湿地总面积25740.18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16.73%。该市已建有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で?处、省级湿地公园1处。
此外,沧州市还初步形成调查监测监管一体化机制。2021年以来,沧州市将湿地作为与森林、草原并列的资源类型之一,进行年度连续监测。其中,南大港湿地在全省率先搭建起科研监测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监控 人工精细管护”,构建起覆盖全湿地范围的智能监控网络。自2022年以来,连续组织鸟类调查和科研观测,实现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预警。
实行最严格的湿地?;ぶ贫?/strong>
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眼下,在南大港湿地,上百只白琵鹭雏鸟正在茁壮成长。清晨湿地的浅水区,不时响起雏鸟清脆的鸣叫声,为这片生态乐园增添了活力。
白琵鹭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以其独特的饭匙状喙和洁白的繁殖羽闻名。它们的金色胸斑在晨曦中熠熠生辉,飘逸的羽冠随风摇曳,宛如湿地精灵?!蹦洗蟾鄄翟扒幕糜尉中瓶瞥ふ啪靶怂?,南大港湿地拥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白琵鹭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环境,成为它们的重要繁殖地之一。目前,白琵鹭超40巢安家南大港湿地,每巢繁育3至4只雏鸟。
2020年起,南大港湿地实施北部退养还湿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微地形整理、滩面营造、坡面生态化改造等措施,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08.8公顷,水质改善、植被恢复和鸟类栖息地?;こ尚灾?,为白琵鹭等珍稀鸟类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繁育环境。
近年来,沧州市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为目标,把?;し旁谟畔任恢茫敌凶钛细竦氖乇;ぶ贫?,严守生态?;ず煜撸韵钟惺厣低车慕峁?、功能和生态过程进行有效?;ぁ?/p>
在此基础上,沧州科学开展退化湿地修复工作,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立足强化湿地监管,该市运用卫片执法、现场查验、群众举报、巡查和审核反馈等多种渠道,加强对湿地资源监管。
同时,全市实施湿地修复、湿地补水、湿地植被与鸟类栖息地恢复等综合治理工程,组织南大港湿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海兴湿地和鸟类自然?;で顾こ獭⑸剿痔锖萆成;ば薷垂こ痰认钅?。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南大港成为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ざ锏ざズ住⒍桨尊俸鸵排傅戎诙嗄窭嗟钠芟⒌亍⒚偈车?。202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含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在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由此成为我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根据《沧州市湿地?;す婊?023—2030年)》,沧州市充分考虑湿地资源禀赋条件、结构和过程等湿地形成机制,将采取生态补水、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入侵物种防治等措施修复退化湿地,提高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同时,加强修复湿地后期管理和动态监测,组织开展修复效果评估。
加强湿地资源监测与评估
开展南大港湿地专项?;?/strong>
6月12日清晨,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で不ぴ鄙蛎骺∑锷系缍殖担米拍窭嗲榭龅羌潜恚佳不すぷ?。
“我负责的这条巡护路线走上一次就要2个小时,一天要走好几次。”他边说边观察,并不时拿出手中的巡护终端机,记录下巡护情况。
作为巡护员,他的工作内容包括?;で肪澄郎謇?、火灾排查、打击盗猎行为、救助野生鸟类等。
为了?;ず谜馄?,该?;で枇⒈;ふ镜?0处,配备巡护人员20人,满足保护区保护、巡护等工作需要。
根据《沧州市湿地?;す婊?023—2030年)》,该市将结合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工作,构建湿地动态监测体系,进行湿地变化监测、预警、风控、评估工作。
立足完善湿地监测体系,沧州根据重要湿地、自然?;さ亟ㄉ枨榭?,逐步完善县级监测站和监测点建设。海兴新建监测站和湿地监测点各1处。此外,还将开展湿地动态监测与评估,布设湿地监测样地,建立湿地资源数据库,掌握湿地资源生态状况。依据监测数据,对湿地生态状况进行评估。
为进一步加强南大港湿地整体性、系统性?;ぃ字菔谢菇中鼓洗蟾凼乇;び胄薷?,通过河道疏通、水系连通、水文调控、鸟类栖息地修复,筑牢南大港湿地生态安全,提高南大港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同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快推进“芦苇工艺品”“黄菜生态种植”“生态水产品”“芦苇牧草”等转型项目。加快完善世界自然遗产地展示工作,计划2025年底完成南大港世界自然遗产展示中心对外开放工作,通过展示沧州南大港鸟类栖息地申遗的过程和成果,提升南大港湿地作为世界级候鸟栖息地的地位。
此外,利用好南大港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聚宝盆”,塑造具有南大港特色的“大洼文化”品牌,科学打造观鸟研学、湿地观光等生态旅游产品。另外,以南大港湿地为重点,开发湿地观光、渔业休闲、盐业科普等产品,打造湿地休闲度假区。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ぬ趵?/a>》。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