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湿地?;さ刈犹逑倒芾碛行?br> 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项目
我国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达5360.26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4667.47万公顷,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系统?;な丶捌渖锒嘌裕夜?992年加入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显示出我国致力于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国家意志。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迈入21世纪后,我国先后实施了多个湿地?;び胄薷粗卮蠊こ毯拖钅浚渲邪ㄈ蚧肪郴?GEF)“中国湿地保护体系规划型项目”,这是迄今我国湿地?;ち煊虻淖畲蠊试钕钅?。
湿地保护地方实践

大兴安岭项目
项目自2013年启动至今,围绕推进湿地与生物多样性?;ぶ髁骰⒃銮勘;さ赝绲墓芾碛行砸约翱瓜钅康悴忝娴谋;す芾硎痉兜戎魈饪沽硕嗖忝妗⒍嘟嵌鹊奶剿骱褪导?,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

新疆项目
新疆项目加强了湿地保护综合协调机制建设,成立了新疆GEF“加强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で行Ч芾硐钅俊敝傅嘉被?,并在阿尔泰山景观层面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项目设计的总目标和3个层面的成果以及相应的10项产出均已实现。

安徽项目
项目积极推动安徽省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建设工作,在项目期内全省新增湿地保护地面积175,347公顷。支持开展的安徽省湿地价值评估、湿地空缺分析、湿地承载力、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替代生计等课题研究为政策部门提供了有益参考。

湖北项目
项目探索了湿地保护与大江大湖水资源管理相协调的做法。2016年,洪湖实施拆除围网、离湖上岸工程,在湖北省林业厅的督导下,荆州市、洪湖市、监利县精心谋划、有力实施,于2017年全面完成洪湖拆围1.25万公顷,累计清理历年沉网357.8万米、断桩482.9万根,打捞沉船398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