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早上8点30分到下午6点,“绿色嘉陵”服务队赴黄牛铺镇东河桥村绿地图绘制活动初步完成。
2010年,WWF携手合作伙伴和相关专家共同开发了中国首套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绿地图标识体系。“绿色嘉陵”服务队将这一体系理念运用到了实践之中。以湿地绿地图为切入点,向更多公众阐述人与湿地的关系、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传递自然之美。“绿地图”(Green Map),是用一套世界通用的图示在地图上清楚地标示出环境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与文化景点。它创始于美国的志愿者活动。2010年的湿地使者行动主题为“绿地图诠释湿地之美”,旨在通过绿地图这一形象化的手段,阐释湿地之美和湿地功能。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7月22日早上,“绿色嘉陵”服务队的“绿地图绘制活动”正式启动。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但负责外出考察地形位置的队员们并未被雨吓到,大家撑伞冒雨出行。在明确的分工下,队员们对道路、商店、公测和卫生所等地点,尤其是对人工湖风景区、污水处理站、以及垃圾掩埋场进行了绿色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本次活动采取边考察边绘制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小朋友也加入到了这个活动中来,孩子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热情将这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最后,队员们对草图进行了修改、细化和润色,并将利用专业的绘图工具软件在电脑上形成绿地图的电子版,制作详尽电子绿地图,供黄牛铺镇政府与东河桥村村委会使用。“绿色嘉陵”服务队希望通过绿地图帮助当地居民从生态的角度了解湿地环境,以更好地保护湿地。